乾坤盛世—广育堂

人杰地灵的中国济宁,不仅孕育出了奠定中国两千年文明基础的儒家文化, 还诞生了传统中医药的杰出代表---广育堂。 济宁大地上,无数先民受到广育堂的恩泽...... 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成就,无不彰显出广育堂的时代风范。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在众多中医药店铺中百年老字号“广育堂”
最为有名,故此被当地百姓编入歌谣:

济宁州,太白楼,城里城外买卖稠; 济宁州,赛银窝 白银元, 大铜铬; 南门枕着运粮河,交通方便行商多; 老运河 长又长,抓中药,广育堂。
广育堂古药店
济宁位于鲁苏豫皖四省结合部,是连接华东与华北、中原与沿海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之美誉。
在古代运河鼎盛时期形成了“江淮百货走集,多贾贩,民竞刀锥,超末者众”的商业氛围,在城南靠近运河码头一带,形成了周围长达32公里的城郭商业区;明代中叶,济宁已成为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商贾云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中医药店铺百余家,日吞吐量达几十万市斤,中医药行业十分发达。
明万历皇帝
古运河
乾隆运河下江南

御医门生李广育

越五年,辞别徐恩师去游学,御医徐春甫嘱他莫负平生所学多行仁义之事。并以亲著并亲笔誊抄之医学著作《古今医统》《螽斯广育》等相赠。恩师叮嘱,李广育不敢稍有有懈怠。 游学到济宁后, 研医方,磋医理, 为人治病,疗效多验。凡有病者投药即愈,名声大振,在众人挽留下,李广育看到济宁中医药市场的繁荣景象决心在济宁开医馆取名“广育堂"中医疑难杂症、妇老幼儿症及治疗不孕不育症成为“广育堂”的特色,并创立了独门虚症良药传世精方 二仙膏”和“广育堂古法制作技艺”,其后历经明代、清代、民国、新中国经久不衰。 广育堂“广济世、育众生”的祖训传承至今。上篇御医开创。
李广育继承御医徐春甫的衣钵,行医济世,而且人缘不错,对医术精益求精义利相守,悬壶济世,广施于众,甚至于不取分文,拯救众生于苦难,名望一天天往上长,得到当地百姓广为赞颂,众人请德高望重的曾任顺天府尹、工部尚书的郭朝宾书写了“妙手回春广济世、膏丹丸散育众生”的对联称赞李广育的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其创始人李广育被被当地群众称为“在世观音”。 “膏丹丸散”通常做“丸散膏丹”,而对于广育堂来说,这样的排序则显得恰如其分。原因是广育堂的药品中是以膏剂最为见长的。其中的镇堂之宝“二仙膏”,更是名传古今、驰誉中外。
北广育堂城内老店
民国时期南广育堂
第六十七代衍圣公孔令贻
历朝皇帝十分尊崇孔子。从西汉至清朝,先后有11个皇帝19次来曲阜祭祀孔子。唯独乾隆皇帝到曲阜次数最多。据史料记载, 从乾隆十三年(1748),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 乾隆皇帝九次祭拜孔子除了尊重孔子,发扬儒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乾隆的女儿下嫁孔府。 广育堂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十八年广育堂已经成为特供宫廷药材的药栈之一当时很多地方包括孔府所在地曲阜都有它的分号广育堂为历代行圣公及其家人进行医疗保健服务其精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质量受到了孔府的信赖。
曲阜衍圣公府